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马长城窟行

杨广 杨广〔隋代〕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智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上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萧瑟的秋风吹起,(我)不远万里出行。
这万里行程是为了什么?是要在广袤的沙漠边修筑长城。
并非我这晚辈有什么智慧,(而是遵循)前代圣王的规划营建。
立下这流传万世的策略,是为了安定亿万百姓的生计。
怎敢害怕殚精竭虑,而在京城高枕无忧?
北河岸边展现军威,千里大地卷起战旗。
山川在视野中时隐时现,原野辽阔一望无际。
敲击金钲使军队停止行进,擂响战鼓激励士兵冲锋。
千军万马旌旗摇动,在长城下的泉窟边饮马歇息。
秋日黄昏,塞外乌云密布;雾气沉沉,遮蔽了关山的明月。
沿着山岩,驿马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公元609年(大业五年)隋炀帝杨广西巡张掖之时。也有人认为,此诗是公元612年(大业八年)隋炀帝杨广率军百万,亲征辽东时所作。此次用兵,于当年八月无功而还。

参考资料:完善

1、 百度百科.饮马长城窟行

简析

  《饮马长城窟行》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颂扬了修筑长城的历史功绩。长城是先辈的智慧的构想,是万世安宁的保障,令亿兆人民得以和平地生活;千军万马战长城,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单于来朝,远国归降,大军凯旋,饮庆功酒,终于可以在宗庙前告慰祖先的英灵了。这首诗已成为千古名篇,后人评价此诗:“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

杨广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44篇诗文  3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行

明余庆 明余庆〔隋代〕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宋常侍

尹式 尹式〔隋代〕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其二

杨素 杨素〔隋代〕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馀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