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谚语二则
佚名〔未知〕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分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那么雨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清明时节;要是清明这天下了雨,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让人难以出行。
到了清明时节,天气开始逐渐转暖,柳絮纷纷扬扬地飘落,各种花儿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注释
无路行:指下雨使得道路泥泞,难以出行。
争妍:竞相逞美。
简析
第一则谚语前半句陈述自然现象,后半句聚焦人类活动受限,春分若降雨,常预示阴雨延续至清明,反映春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气候规律;再以“无路行”具象化表达降水对农耕生活的直接影响,如播种、出行受阻,体现农谚的实用性与警示意义。第二则谚语先说明清明前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显著回升,精准概括气候特征;而后写百花竞放,展现出春季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
君子必慎其所处
《孔子家语》〔未知〕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怨诗行
佚名〔未知〕
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
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
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赎。
齐度游四方,各系太山录。
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
当须荡中情,游心恣所欲。
义犬报火警
佚名〔未知〕
城之东,民家畜一犬,甚羸。一夕,邻火卒发,延及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其被,寝犹如故。复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子出,室尽烬矣。民遂谓所亲曰:“吾家贫,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为何如耶?”